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船舶看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董强:建设四型医院船,让应急医疗“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日期:2020-05-27    字体:【大】【中】【小】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董强建议国家从体系顶层谋划,加快移动式医疗资源建设和储备,并启动建设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全天候机动补充力量,确保在关键急需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全面建立覆盖多场景、全方位、大体系的应急医疗资源保障能力,并进一步拉动内需。

加快移动式医疗资源建设和储备

  在人口集聚地区,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急需大量的应急资源以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生命与财产损失,若应急资源调配不当,不但不能有效遏制疫情,而且会影响社会机能恢复,势必造成巨大的损失。在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强调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董强说,总体来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自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情等重大事件后开展的体系化改革建设、设施和能力等有了长足进步,并在应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武汉新冠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我国现有公共卫生的应急力量在瞬时响应应急医疗需要中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短板,亟待从体系建设上迅速解决和补充完善。

  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武汉疫情防控总体应对上,举国调配大量医疗资源和机动卫生力量,采取在武汉集中兴建应急医院等措施,资源投入巨大、建设周期长,总体建设费效比低。二是巨量投入的陆上医疗资源仍集中在城市功能区内部,综合保障难度大、病患处置风险高,且无法高效重复使用,后期面临封存待用的窘境。三是如类似重大疫情与自然灾害或战争等因素叠加,现有医疗资源和动员力量等将无法短期集中,资源短缺和整体冲击将更加巨大。

  针对我国公共卫生力量体系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董强建议,国家投入专项经费建设医院船,包括3万吨超大型远海医院船、1.6万吨大型远海医院船、6000吨级中型江海型医院船、1000吨级中小型内河型医院船等四型医院船,使其具有专用通风和消杀系统设计,能够完成船用条件下的隔离和收治任务,以形成全天候应急医疗能力,实现沿海、沿江主要城市可达,有效提升“一带一路”沿线海上医疗能力。与此同时,给予航运公司补贴,激励航运公司按医疗标准建设沿江客运船舶,让这些船舶平时执行沿江内河客运服务,需要时快速改装组建成水上临时医院,实现沿江机动应急医疗力量储备。

  此外,董强还提出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建议国家专款建设多组专用医疗方舱(该医疗方舱单组含126个方舱单元,具备200张床位的救治能力),实现批量储备、按需搭载、高效机动并可重复使用。

 

来源:中国船舶报